首页 > 生活 >

我国货币总量突破300万亿元意味着什么?不存在货币超发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4-04-13 11:23:29来源:
我国货币总量突破300万亿元大关,这一数据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那么,这一数字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否预示着未来的通货膨胀风险?为了深入了解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多家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试图从专业的角度解读这一现象。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货币总量突破300万亿元并不意味着货币超发。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一些人仍然将货币等同于现金,认为货币是央行印发的,是央行的负债。这种观念已经过时。在我国,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直接影响的主要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而不是中央银行的现金投放。因此,货币总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货币超发,而是反映了我国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和金融市场的深化程度。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表示,我国始终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不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刺激经济。这些年来,整体的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的需求、实体经济的需求是相匹配的。因此,货币总量的增加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不存在货币超发的问题。
 
当然,货币总量的增加是否会导致通货膨胀,还需要看通货膨胀率,即物价水平的变化。过去10年,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常年徘徊在2%~3%之间,尤其是最近3年,已经持续在2%以下的水平。这表明,我国目前的物价水平相对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趋势。
 
从未来的趋势来看,多位经济学家认为,我国货币供应将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与经济增长的需求相适应。同时,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将保持高质量发展,物价水平也将保持相对稳定。因此,货币总量的增加不会引发通货膨胀的风险。
 
总的来说,我国货币总量突破300万亿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实体经济的活力。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相对稳定的物价水平使得通货膨胀的风险得以控制。在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关注货币政策的走向和物价水平的变化,以确保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责编: admin1)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